原标题:海底捞同意自带食材后,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发生了……
近日,海底捞叫停自带菜品引发热议
小编这才发现
原来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
是允许顾客自带菜品的
还真有人试过
并发表了文章——
“4个人花74元吃垮海底捞”
刷爆朋友圈
而省钱攻略竟是:
只买锅底和蘸酱
其他食材全部自己带
海底捞还是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求
只花74元
他们不仅在海底捞吃了顿火锅
还享受了海底捞服务员
包馄饨、切生鱼片、处理生蚝、打果汁
等等一系列服务
最后给出的终极攻略是:
干脆连火锅底料也自己带!
这则测评一下子就火了
但海底捞自带菜品引起食品安全争议
海底捞不得不紧急叫停“自带菜品”
据了解,海底捞自带菜品引发热议是从中国台湾开始的。
海底捞台湾店去年12月12日宣布,不仅允许顾客免费自带食材,还宣布包厢不设最低消费、不限用餐时间、客人携带的酒水也不额外收取开瓶费。
消息一出,台湾餐饮业感到愤怒又担忧,他们觉得海底捞会惯坏客人,如果客人全都自带食材,那还赚什么?
当时,海底捞台湾区总经理李瑜说,他们“对绝大部分客人有信心”,认为只有少部分顾客会自带食材,就算带了也是店内未贩售的顶级食材,“你请朋友吃饭,总不可能自己拎一篮菜到餐厅吧!”
然而,台湾民众还真拎着菜到餐厅去了,客人带的食物五花八门:可乐、蔬菜、泡面、豆腐……
但仅仅两个月时间不到,海底捞就宣布自2月15日起取消自带食材服务,原因是顾客自带食材数量、品项过多,已超出店家对食品安全可控范围。
海底捞台湾区总经理李瑜表示,台湾地区取消自带食材,并非因为营业额受影响,而是纯粹出于食品安全考虑:“万一自带食材吃出问题,责任算谁的?”
对此,有台湾民众表示,如果不能自带食材,海底捞的吸引力就降低了很多,以后就不大想去了。还有人觉得这是海底捞的营销手段。
但有更多网友这次占海底捞,觉得顾客做得有些过分了……
对此,你怎么看呢?
此次测评不经让小编想起了
2017年海底捞锁发生的后厨事件
2017 年 8 月,有媒体暗访海底捞劲松店、太阳宫店发现,后厨的配料房、上菜房、水果房、洗碗间以及洗杯间都发现了老鼠出没,甚至有员工直接用火锅漏勺清理下水道垃圾。事件曝光后,海底捞微博及时发布了致歉信和处理通报,“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”让舆论较快平息,并且食药监局通告整改、后厨开放等要求下,海底捞进行了后厨改造,以及员工管理机制的调整。
(暗访海底捞劲松店)
上海武康路那家周末大排长队的法式面包店 Farine,如今只剩下大门紧密的店面。如果你是刚来到上海,路过这里时不会意识到,这间小小铺面见证了一个面包店如何掀起这座城市的面包流行趋势,之后又如何因为使用过期面粉等食品安全的问题而消失。
去年 7 月,餐饮品牌“一笼小确幸”也出现了顾客食物中毒事件。原因是其中央厨房超过许可核准范围加工即食食品,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,随后该品牌 9 家门店及中央厨房被责令停止运营。作家韩寒的餐厅“很高兴遇见你”、网红煎饼果子店“仰望包角布”也出现食品安全问题——它们曾经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而积累的人气,几乎在数日之内消耗殆尽。
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,不容小觑。
苏州普法小贴士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是为保证食品安全,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,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9年2月28日发布,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。
第一章,第四条规定,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、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,保证食品安全,诚信自律,对社会和公众负责,接受社会监督,承担社会责任。
第四章规定,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,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、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、包装、贮存等场所,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,并与有毒、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。
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,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应有相应的消毒、盥洗、防尘、防蝇、防鼠、防虫、洗涤等,以及处理废水、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。
来源:苏州普法(etongshuofa)综合整理发布,本文部分内容来源:虎嗅网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